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紡織工業快速發展,成為世界最大的紡織生產國、消費國和出口國,紡織業在吸納就業、改善人民生活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第一,紡織工業是穩增長、促發展的重要力量。2015年,我國紡織工業增加值、主營業務收入、利潤總值分別占全國工業的5.9%、6.4%和6.1%,在制造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第二,紡織工業是惠民生、保就業的主要力量。2015年,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就業人數近1000萬,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數量龐大的就業崗位,同時帶動農業種植業和商業就業。第三,紡織工業是擴內需、促消費的主導力量。2015年,限額以上紡織品服裝零售額為1.35萬億元,占限額以上商品零售總額的10%以上;目前,電子商務發展迅猛,網上零售的商品第一大類就是服裝。第四,紡織工業是增出口、創外匯的主體力量,我國紡織品服裝行銷世界各地,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的37.4%。1996年~2015年的20年,紡織品服裝凈創匯累計達23667.8億美元,占2015年底國家外匯儲備的71%。紡織品服裝是生活的必需品,是文明禮儀的載體,也是文化創意的體現。通過民族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融合,造就了一批品牌走向國際時尚舞臺,發揮了增強文化自信、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。
發展機遇
一是消費結構升級為紡織工業發展提供了市場新空間。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,具有較大消費潛力的中產階層正在形成;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了兩億,二孩政策全面實施;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,消費結構升級,服裝家紡消費將保持穩定增長;隨著城鎮化建設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環境治理、衛生保健、安全防護等方面投入的加大,產業用紡織品將繼續保持高增長;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推進,有利于我國紡織品服裝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。
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紡織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?;ヂ摼W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,正在引發制造業發展理念、技術體系、制造模式和供應鏈的重大變革。網絡眾包、異地協同、規模定制等新業態不斷涌現,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融合,將促使產品質量更好、生產效率更高、產業流程更短,消費更為便捷。近年來,紡織行業信息化應用已經取得明顯的進步,電子商務得到廣泛應用,不少品牌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,優化產品生產組織。紡織工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帶來了創新發展的廣闊空間,也正在提升紡織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。
三是經濟區域空間布局戰略實施為優化資源配置提供新機遇。一帶一路 建設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發展戰略的實施,為紡織產業協同發展開創新的空間,提供新的機遇。一帶一路 沿線65個國家,總人口44億,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,分別占全球的63%和29%,且大多為發展中國家,在紡織業開展互利合作前景廣闊,有利于促進我國紡織工業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。
四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紡織工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。十八大以來,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初見成效,簡政放權、財稅、金融、價格等一系列改革都與紡織工業密切相關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,融資難、融資貴等有望得到緩解,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將下降,實體經濟的發展環境也有望得到改善。
實施三品戰略
2015年我國公民出境游達到1.2億人次,境外消費1.5萬億元,其中購物消費占境外消費的50%以上,購物的品類已經從主要購買奢侈品、高檔品牌轉向高品質性價比合適的日用品,其中,服裝也是境外購物的一個大類。
為什么消費者舍近求遠去境外購物歸根結底,主要在三個方面:第一,從消費者的角度看,就是國內消費品的品種、品質、品牌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,商品的性價比、商家的誠信度也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。過去出國不太方便,跨境電商還沒有興起,所以這些矛盾和問題被掩蓋,顯得不太突出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,大家生活在一個地球村 ,消費者可以面對全球選擇商品,貨比三家,自然是鐘愛價廉物美的商品。第二,從行業自身看,也反映了消費品工業,包括紡織行業調整升級的步伐落后于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。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產業規模,但中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;我們有比較先進的制造能力,但創新和設計能力不強;我們有鋪天蓋地的輕紡企業,但還未形成頂天立地的知名品牌。第三,從市場環境看,違法成本低,守法成本高,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依然存在,致使不少生產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不足,假冒、抄襲、模仿破壞了市場環境,也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。在知識產權保護、營商環境、市場監管、商業流通等諸多領域和環節還存在許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。
針對消費品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,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,李克強總理在今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提出,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。5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 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》,這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品工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動指南。《若干意見》明確了今后5年開展消費者工業三品 專項行動,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主要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:一是明確到2020年的總體目標和4個方面的具體目標;二是提出了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共12項主要任務;三是提出了7個方面的保障措施。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 專項行動,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。必須堅持三個基本原則:一是堅持市場主體、政府推動,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,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;二是要堅持改善供給、兩端發力,促進供給升級和需求升級協同共進;三是要堅持創新引領、協調發展,健全創新激勵機制,完善產業鏈條,推動消費品工業集約高效協調發展。
《若干意見》是推進消費品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包括三去一降一補 五大任務,消費品工業的重點是補短板。因此《若干意見》包括兩個方面內容,一是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 專項行動,就是補短板,提高中高端供給能力和水平。二是營造良好市場環境,這是三品 專項行動的保障,這項工作落實好,將有利于企業降成本。企業是開展三品 專項行動的主體,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政府要大力推進的事。
實施三品 戰略將是十三五 期間紡織工業的一項重點任務。主要有四項內容:完善紡織行業標準體系,提升質量保障能力,優化產品供給結構,大力推進品牌建設。
(中國工業報)
華芳集團
地址:中國 · 江蘇省張家港市
城北路178號華芳國際大廈
郵編:215600
電話:0512-58438808
0512-58438807
傳真:0512-58441073
郵箱:hfang@hfang.com.cn